看完這本書後,給我很多啟示,原來書中的角色並不是只能依循(照)作者所設定的那樣,我們就必須全盤接受,有時候若是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待故事,更有著不一樣的驚奇。像這本書中大野狼近似辯解的自白,讀來讓人一掬同情之淚(充滿同情),原來大野狼也有著孝順、好禮的美德,讓我實在是太驚訝了。但是話又說回來,吃掉小豬就是不對,即使大野狼企圖以「我吃小豬跟小朋友吃漢堡是一樣的道理」來混淆視聽,仍然不能說服我野狼吃掉小豬的殘暴,即使字裡行間透漏著無奈。這讓我不禁想到 |
第三段很明顯的是寫出自己的心得感想,其實老師覺得這段最為重要了。一個人對一本書有著怎樣的瞭解,或是從這本書中得到哪些啟示?從這裡來看一覽無遺。而老師從一些得獎的作品中也發現,本段的比例,常是整篇心得報告的近乎二分之一,換句話說,下一段加上前二段也才佔二分之一的篇幅,可見此段的重要性。該怎麼寫心得感想,這是大哉問的問題,老師只能說,當你看完一本書是需要時間消化的,消化完後開始回想你得到的與你所感受到的,或是更深一層你所印證的種種,開始鋪陳你的心得感想,文字也許需要技巧與磨練,但是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,忠實的、認真的呈現你所感受的,請注意,這裡說的是忠實、認真,很多同學只做到其中一樣,那寫出來的心得感想就會有差一點的遺憾,這是老師的觀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1.留言請注意網路禮儀,歡迎多加留言交流
2.留言時可以使用部份HTML標記
3.本站不歡迎垃圾留言及廣告留言